
机械工业论文_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六协同
文章目录
一、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学现状
二、“六协同”教学模式研究内容
(一)挖掘课程的关联规则——模块协同
(二)生产性课程模块关联——平台协同、校企协同
(三)多学科工程项目融合——创新协同
(四)多维度教学评价——评价协同
(五)课程理念转变——师资协同
三、“六协同”教学模式的开发
(一)模块协同实施
(二)校企协同实施
(三)平台协同实施
(四)创新协同实施
(五)评价协同实施
(六)师资协同实施
四、结语
文章摘要: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机械类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六协同”教学模式通过分析智能制造对机械类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搭建相应的多学科知识模块,整合、协同不同领域的任课教师,利用校内教学平台及企业真实生产案例,分层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提升科学素养,多维度评估学生能力的达成度,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2.25.008
论文分类号:TH164-4;G642